用心良苦的言外之意
——电影《消失的她》观后感(上)
(资料图片)
注:尽量不剧透,这是篇有番外的观后感。
一 私心番外先说
26日有幸参加了《消失的她》沈阳路演主创见面会其中一场,看见了心心念念的心尖儿先生朱一龙(多么艰难曲折的抢票故事另文讲述)。然而幸运并没有延续到“抢话筒”环节,也就没有获得发言的机会,憋了一肚子对于电影的感受没能当场和主创们交流分享。
我观看的那一场路演中的观众十分“稳重”,既没有什么爆梗发言,也没有关于电影本身的深入讨论,这点作为影迷的我来说是有些遗憾的。所以,以下这一段就是假如当天晚上我拿到话筒想说的观影后第一时间的直观感受:
首先是想埋怨几句陈思诚监制:包含内容如此丰富的,信息量巨大的,可解读的层面如此多样的,情节又精彩的电影,简直是给我们这种认真的观众出了一道难题。这让人如何能不去仔细多看几遍?又如何让人在不剧透的情况下表达澎湃的观后感呢?
还是要夸几句的,匆忙之下简单归纳此时对《消失的她》的感受,我先用“四高”极简地来形容本片。
一是电影故事 “高能”。情节不能多说,但是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给观众带来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受却是很明显的,其中包含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多的,喜欢悬疑类的影迷会在推理的过程中体验到愉悦。
二是演员演技“高超”。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隐藏的色彩,都有不同程度的隐瞒之事,到底是真虚伪还是真演戏,或者是真本色?每个角色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呈现出深浅度不同的演技,从观众的角度来说都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些表演层次的变化。
三是服道化美的各种细节“高级”。这个部分细说起来可能真的涉嫌剧透了,很多细微的瞬间的东西其实是能提供线索和推动情节的。甚至环境色调小动物,都是起到烘托作用的。
最后一个高,是全员颜值皆是“高分”。要说演员们个个美得有风格也就罢了,怎么连导演监制都是帅哥呢?这在常理范畴下是不是有点儿过于离谱了呢?
就先简单说到这里吧。
最后想啰嗦一句,我们望眼欲穿才盼到朱一龙来沈阳一次,希望以后能够多多带着作品和角色来沈阳,让我们看看,也是来看看我们,沈阳的观众朋友很懂电影也很懂你。
以上就是我憋了一肚子的当天观后感。
二 题目难也得做
其实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两遍了,但是很多细节却仍然不能很好的记下来,确实是可看的点太多了。
如果从给出的悬疑线索逐步推理出真相,这个过程中每个角色都有被怀疑的理由,要把所有可疑的蛛丝马迹都进行分析处理,观众的眼睛和脑子是会出现瞬间短路的。所以看一遍肯定是不能掌握全部信息的。
如果从人物的动机去推导故事的逻辑,则是可以脑补出每个角色以自己为主角的截然不同的一个新故事,我认为这个部分也是非常有趣的。因为篇幅有限,电影中只给出了只言片语般的背景表述,比如两个女孩子之间的坚定友谊,虽然没能详尽,但是足够说明正是有坚定的友谊作为基石,才能有这个故事发展开来的必然。
还有作为计谋布局的一个小小切入口,小街巷里的扒手团伙,和几句话带过的恐怖“都市传说”,对于影响男主当时当境的情绪和判断,是起作用的;对于观众悬疑感增强也是起作用的,若是展开应该可以拍成另一部电影。
也正是因为有很多没能充分讲述的这些支线情节,使得很多线索链条需要观众自己通过补充想象去联结起来,也是趣味,也是难题。
片中还有很多此类的片段,不论是塑造人物还是补充情节,都能一不小心就把观众的思路引向更多发散的隐性的推理岔路上去,编剧很坏很刺激很有迷惑性。
如果从结构上看,影片大致是三层假戏套着一个真相的装置,也就是说,是四层的戏中戏。这里不敢多说了,怕是把我的看法说出来就真的剧透得透透滴了,稍后说到演技的时候可能会提一提。
影片除了最主要的寻求失踪案件的真相这个看点以外,还给不同关注点的观众提供了犹如自助餐一般丰盛的内容。比如梵高的系列画作与预言,又美又毒的小动物们与情节章节的关系,服饰造型与人物心境立场的呼应,摄影和用光与善恶之间博弈的表现,等等不一而足。当观众在发现了一些隐藏的小细节的时候,产生有如发现宝藏般的兴奋和满足感,绝对是本片吸引人的魅力之一。
(待续)
暖暖就是我 上
2023年6月30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方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